【青博新展】展览精粹丨青海考古成果展
发布时间:2022-04-02     来源:青海文旅    浏览量:人看过  

随葬品的种类反映出当时男女分工明确,男性主要承担生产和保卫氏族的工作,在职能上超越了女性成为氏族中的领袖,社会处于母权崩溃、父权确立的时期。大量成人男女合葬、成年女性与儿童合葬的现象反映了一夫一妻的家庭形式成为氏族社会的基本单元,社会组织核心主要是家庭和血缘家族。

1648871534327.jpg

墓中出土的铜质工具均不是实用器,刃部不开刃,有的在刃部还有意识的做出缺口。铜钺、铜斧可能作为特殊权力象征的礼仪用器。卡约文化铜斧、铜钺上的装饰风格与陕西淳化县黑豆嘴等地出土的商周之交的青铜器存在着密切联系,可能是受卡约文化的影响的结果。

1648871592938.jpg

潘家梁卡约文化墓葬中的随葬器物男女有别,铜斧、铜钺、石斧、石镞、骨镞、铜镞、细石器及铜刀等生产工具,主要出于男性墓葬中,纺轮及骨针类多出于女性墓葬中,这表明男女分工已经形成。男性主要从事畜牧、狩猎和农业生产,并担负着保卫氏族等任务。女性则从事家务劳动。生产分工的形成,使得男性“取得了劳动工具所有权”,在家庭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这样导致了母权制的解体,父权制开始确立。

潘家梁墓地未见长方形石刀、锛、铲、凿等农具,随葬陶器数量少。随葬品主要是小型饰品,以便适应经常移动的生活形态,未见以粮食为主要饲料的猪骨,取而代之的是羊、马、牛等草食动物骨骼,反映了以游牧为主的经济形态。


累计访问量:
© 2023 大美青海课题组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本课题组书面许可,严禁转载、复制、镜像本站内容、图片、视频、音频。ICP备案号: 青ICP备05000184号-4
技术支持:青海师范大学、藏语智能信息处理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青海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