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谱·青海卷》编纂工作启动以来,按照国家民委、国家文物局相关要求和省民委、省文物局的工作部署,结合“转作风、勇争先”建设专项行动,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编纂组,部署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全面梳理具有典型性、独特性、代表性的少数民族不可移动文物,有序开展文物遴选、专家初审、上报审核等工作。


为全面准确了解各地少数民族不可移动文物存续状况,7月至8月编纂组赴玉树、果洛两州开展实地调查,共调查35处不可移动文物点,涉及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诸多文物类别。调查队通过现场踏勘、档案查阅、全景拍摄等方式,全面采集记录文物信息,详细了解各文物点的历史沿革、建筑特点、核心价值、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等情况,为科学规范编纂图谱提供了翔实资料。
玉树州、果洛州地域辽阔,历史文化悠久,不可移动文物颇具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通过此次调查,科学采集基础数据,补充完善相关资料,对两地少数民族不可移动文物的地域分布、区域特点、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社会文化意义等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为编写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下一步,编纂组将继续按照编纂工作要求,突出政治导向、弘扬科学精神,加强密切协作,扎实做好文物调查,确保高质量完成编纂工作。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谱》编纂出版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一项重要政治工作,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少数民族文物事业的一项重要文化典籍工程。《图谱·青海卷》的编纂是我省民族工作和文物工作的一件大事,对加强我省各民族文物保护利用,坚定文化自信,维护社会进步、民族团结都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