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特色、创新 青海乡村旅游走向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03-19  来源:新华网  浏览量:人看过  

       伴随着青海乡村旅游业态不断丰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逐步凸显,乡村旅游已成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产业。

bf07-4958e9655d870923620fbca3a9ac8fee.jpg

7月1日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拍摄的油菜花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记者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截至目前,青海省共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8个,示范点15家,有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10个;培育乡村旅游点2325家,其中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3个、重点村33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35个。

  近年来,青海省先后出台《青海省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青海省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为全省乡村旅游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力促进了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b826-e91e8e1c4471226f191f1b11c61028c1.jpg

(资料图)游客在卡阳村景区内游玩。(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十三五”期间,青海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亿多元,实施乡村旅游项目243个,培育5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推动一批特色古镇村落、乡村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旅游厕所”等项目有效落地,初步形成了乡村旅游接待点、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旅游示范景区三位一体的规模化发展格局。各地通过“景区带村”“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能人带户”等模式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周边农民实现就近就业和增收致富。全省乡村旅游共接待人数1.2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2亿元。

  在青海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中,青海省把农业资源、自然生态与旅游业相融合,铺就了新的富民之路,昔日小山村成为游客心中的“网红打卡地”。

  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如何把“流量”变为“留量”,让乡村旅游景区有个性更有内涵,是乡村旅游指导部门和从业者探讨的热点话题。

e0e8-97e85e8e8712ef6d26f648c5079e1ea9.jpg

这是位于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油嘴湾花海景区内的彩虹滑梯。(新华网发 方俊阁 摄)

在青海,旺盛的市场需求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经过多年发展,乡村旅游已经出现新的产业及消费形态,成为广大乡村地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优化乡村旅游发展区域整体布局,在交通干线和重点乡村旅游景区周边建设一批休闲度假、拓展康养、旅游民宿等乡村旅游精品示范项目,提升游客的体验度和参与度,使乡村旅游不仅能吸引游客更能留住游客。”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乡村旅游指导处)副处长尚军邦说。

  乡村振兴重在提升内在和外在动力,青海的绿水青山是乡村旅游的最大资源。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进程中,乡村旅游正朝着集观光、休闲、康养、度假、娱乐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发展,乡村旅游也从过去的一个点、一个村,扩展为一个片区、一条特色旅游带,“颜值、个性、有内涵”的乡村振兴外在条件已经满足。

更多旅游攻略
青海旅游必去的四个地方
青海这些小众地方不能错过
青海独特的地貌
青海生态旅游景点盘点
青海门源的油菜花海
大美青海自然风光
累计访问量:
© 2023 大美青海课题组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本课题组书面许可,严禁转载、复制、镜像本站内容、图片、视频、音频。ICP备案号: 青ICP备05000184号-4
技术支持:青海师范大学、藏语智能信息处理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青海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