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麻多乡郭洋村求中一家,是离黄河源头最近的一户人家。对于求中而言,或许不清楚这眼泉水流向哪里,但从她记事起,她们一家人都是从这一眼泉水背水喝。
“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这一眼泉水养育了我们,我们理所当然要保护好她。”守护的动力不仅是与黄河源相依相偎的生存关系,更来自于对大自然的敬畏,敬畏这里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个生灵……
沿着黄河顺流而下,一千公里外的禹王峡是黄河流经青海的最后一道峡谷。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峡口村坝子社的马进才已过古稀之年。在过去的20多年里,他只干了一件事:在禹王峡种树。有人问他原因,他不假思索地说,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就想看看这山能不能绿起来。
两个场景,一脉相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兴则文明兴。众所周知,生态文明建设不能缺少文化作为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立足“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省情定位,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软实力的青海特色生态文化也彰显了它厚重的底蕴,传递出深厚的自信,更透射出澎湃的活力。
“根”在传统
纵观古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延宕千年,生机勃勃。
从开发利用自然的农业文明迈入工业文明,人类生产力飞速进步,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飞跃前进。但随之而来的资源危机、环境危机,使人类在享受社会进步的甜头之后不得不面对温室效应加剧、臭氧层耗损、水资源危机等一系列生态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
青海生态地位特殊而重要,生态责任重大而艰巨,肩负着全面筑牢国家生态安全根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这个过程,需要通过文化的导向、激励、凝聚等功能,将保护环境变成每个人自觉的社会责任、意识行为。就青海省而言,三江源河源文化、河湟文化、热贡文化、昆仑文化等传统文化,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这些独特的生态文化,作为积淀在人们心中的固有观念和精神信仰,会转化为保护一方水土的自觉性,而这种对传统生态文化的继承将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更加强大持久的力量。
三江源头的居民在长期与大自然的相处过程中,形成了关于自然、人生的基本观念和生活方式,保护自然、珍惜生命是当地生态文化的基本特征。尊重民族文化传统,继承、挖掘其应有的环境教育价值,传承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出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生态保护的内生动力。
作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重大举措之一,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是青海省基于“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两大重要责任做出的重大部署。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共有17211名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作为当地土生土长的牧民,这些生态管护员在环境保护的理论知识方面或有欠缺,但却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为了守护好自己的家乡,其中不少人甚至自掏腰包,购买专业的相机、救助野生动物的药品。这份热爱,倘若不是依靠传统文化而深植于血脉的感情,很难靠每个月的工资维持。
既从传统文化根脉中汲取营养,又让今天的生态文化发展为明天的生态环境保护注入活力。弘扬青海特色生态文化,以“绿色”化的态度、信念和价值观为指导,使生态文化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理念,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
“茎”在产业
作为班彦村盘绣的“领头雁”,今年50多岁的张卓麻什姐在业界颇有名气。自从村里建起这盘绣园,她就带领妇女们积极参加培训,靠自己的手艺脱贫致富。包括土族盘绣在内的青绣是可以与青海省“拉面经济”比肩的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数据显示,到去年为止青海省约有30万人从事刺绣行业。
飞速发展的,又岂止是青绣!藏毯、唐卡、泥塑、银铜器、藏毯、木雕、民族刺绣……青海省传统工艺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民族地域特色鲜明,蕴含着各族人民的文化价值观念、聪明才智和实践经验,是青海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创新、创业的优质资源。近年来,随着我国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的不断扩大,文化产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民族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在促进区域就业、保持经济增长、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保持民族文化多样性和独特性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可以说,文化产业是古老的产业,也是朝阳产业。面对机遇,青海省持续不断做好传统工艺文化产业的“加法”。
加法,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做起。通过鼓励技艺精湛、符合条件的中青年传承人申报并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队伍,形成合理梯队,调动年轻一代从事传统工艺的积极性,培养具备一定水平的工匠队伍。依托省内外高校,重点对唐卡、刺绣、石刻、银铜器、民族服饰等传统工艺类传承人群开展培训,促进传承人群“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提高传承能力,增强传承后劲。
加法,从搭建多层次交流展销平台做起。在青洽会、文化旅游节等重大展会上设立传统工艺专区。办好藏毯展以及唐卡艺术博览会、民族服饰、民族刺绣等传统工艺专题展,为传统工艺搭建更多交流展示交易平台。组织传统工艺产品参加国内外文化交流展示活动。利用“互联网+”,拓展传统工艺产品的销售渠道。积极借助传统民间节日,展示传统工艺,打造民俗文化旅游节。
加法,从支持优势传统工艺振兴与发展做起。重点支持青海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中具备优势条件的传统工艺项目,做精做强已有良好知名度的唐卡、泥塑等传统工艺产品,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地域风貌的文化品牌,培育综合实力强、研发设计能力突出、人才优势明显、带动能力显著的龙头骨干企业。加强传统工艺的挖掘、记录和整理。对具有独特历史意义的濒危传统工艺项目,加快实施抢救性记录,落实保护与传承措施。
15世纪发源于隆务河流域的热贡文化艺术,目前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保护区建设,不仅实现了用影像和文字对热贡六月会、土族於菟的主要形式、内容以及相关的流程等,进行完整、真实、客观地记录,还形成规范的影像和文字资料,便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期保存、传播。
“叶”靠宣教
今年6月,在西宁市举办的首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不仅展示了青海在生态地位、生物多样性和国家公园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还探讨、分享了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成就、新路径、新经验,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智慧。
最近几年,为更好地展示三江源头的壮美博大和雄浑魅力,创新宣传方式,在外交部青海全球推介活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青海解放70周年、“世界环境日”等活动、节会中,全方位展示三江源国家公园形象,引起社会积极反响。
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是践行者和推动者。弘扬青海特色生态文化从来不是一场“独角戏”,而是一首绿色“协奏曲”。
西宁市,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让生态文明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和社会风尚。广泛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绿色细胞创建行动,推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生态文化产品,开发绿色生活服务平台,倡导绿色消费,推广绿色建筑,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玉树州,在干部层面,通过举办各类生态环保培训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各级党校教学的必学科目,营造了讲生态、学生态、爱生态、护生态的良好氛围;在群众层面,持续开展“保护三江源巾帼在行动”“美丽草原我的家”“垃圾换文具”“三讲三美”“小手拉大手”等活动,爱绿植绿护绿、维护三江源天净地净人净的生态意识和行为成为自觉。
黄南藏族自治州,在“六五”环境日、低碳日等重要节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同时,在主流媒体上重点推送宣传实况,确保重大宣传“强音高奏”、日常宣传“润物无声”。通过宣传,进一步提升了全社会参加生态环境保护和示范州创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坚定了维护生态文明成果的信心和决心,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凝聚了共识、汇集了力量。
三江之水,绵延向前。
建设一个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青海,正从每个人内心的渴望,转化为每个人的行动自觉,率先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新高地,携手共建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