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贡艺术传承

唐卡类

作明佛母,又称咕噜咕列佛母,为佛教密宗掌管权威及怀法的本尊,亦被认为是二十一度母之红色度母化现,藏传力量女神。四手三眼,身红色,金发怒冲,手持莲花钩斧,搭箭拉弓,作射箭姿,腰系虎皮裙,颈挂人头,头戴骷髅冠,身佩珠宝璎珞。足下踩一魔,若身居火中,具大权威势。

斗尕

人物生平:

1942年出生于青海热贡艺术之乡吾屯上庄。

7岁出家入寺学经先后拜才让端智、罗藏完代、英角和夏吾才让等名师学习热贡艺术。

1980年,斗尕及其他几位画师自发成立了民间热贡艺术组-吾屯艺术。

1982年带徒应邀前往各大藏区的众多寺院从事唐卡绘画、塑造佛像等工作。

2006年被青海省文化厅、青海省人事厅授予青海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2006年12月被国家发改委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2007年6月斗尕大师在《第五届青海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展》中,作品《八马财神》、《释迦牟尼》、《干手千眼观音》、《文殊菩萨》、《白度母》、《黄财神》等荣获了特别荣誉奖。

2007年3月,斗尕大师被青海省文化厅聘请为“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会员”。

2007年4月被青海省职业技能鉴定知道中心聘请为国家职业技鉴定考评员。

2007年6月在《第五届青海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展》中荣获特别荣誉奖。

2007年10月被同仁县人民政府聘请为吉祥奥运中国,热贡唐卡艺术集萃专家顾问。

2008年6月《首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五届民族文化旅游节》中荣获“优秀参展奖”。

2008年6月16日,斗尕大师在《首届青海省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中,作品《马财神》、《阿弥陀佛一极乐世界》、《十八罗汉》、《莲花生大师》、《释迦牟尼画传》等荣获了特别荣誉奖。

2009年2月,荣获青海省文化产业“示范户妒等荣誉奖。

2009年6月青海唐卡艺术协会聘请为青海唐卡艺术协会展会刊编辑部顾问。

2009年7月昆山大吉祥文化有限公司诚邀至上海周庄爱渡“大吉祥”文化馆参加“热贡文化上海窗口”的唐卡展览展示活动。

2009年7月唐卡作品在2009(广州)国际佛事及祭祀用品展览会中被评为优秀展品。

2009年9月在《第二届中国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六届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活动中荣获特别荣誉奖。

2009年11月青海热贡艺术协会委员会聘请为青海热贡艺术协会委员会副主任。

2009年7月聘任青海省民族民间艺术品工艺美术专会顾问。

2009年9月彩唐作品《千手千眼观音》参加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昆山大吉祥文化馆举办的国家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产项目上海展。

2010年8月第三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七届民族文化旅游节中,特邀《文殊菩萨》等四幅唐卡作品参展。

2010年12月热贡艺术协会工作中成绩突出,被评为先进个人。

2012年8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热贡艺术唐卡“示范户”。

2013年8月聘任青海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14年2月被评为热贡文化宣传大使。

2014年12月被聘为黄南州州级工艺美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民间工艺师及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

斗尕的泥塑
西合道

人物生平:

2005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西合道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艺术创造研究员”。

2005年参加上海民间民俗艺术博览会,其艺术作品获得金奖。

2006年,荣获省级一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2006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2007年,青海省府聘请西合道为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2007年《第五届青海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展》中荣获特别荣誉奖。

2008年,由国家知识产权聘请西合道为“中国知识产权大师”荣誉称号。

2008年提供作品《释迦牟尼》在奥林匹克之旅-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期间,被评为首批“中华民族艺术珍品”,荣获中华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杰出贡献奖。

2008年首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五届民族文化旅游节中荣获“优秀参展奖”。

2008年作品《无量光佛极乐世界》、《八马财神》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技艺展演中获得特殊贡献奖。

2008年作品《释迦牟尼》被编入《首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品鉴赏拍卖会图册》。

2009年,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09年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技艺大展系列活动中荣获突出贡献奖。

2009年第二节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五届民族文化旅游节中荣获“优秀参展奖”。

2009年,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聘请西合道为“民间手工艺体验”课程教授。

2009年,由西北民族大学聘请西合道为“美术学院”兼职教授。

2009年,经青海热贡艺术协会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聘请为青海热贡艺术协会名誉副会长及热贡艺术鉴定委员会副主任。

2009年,特聘请西合道同志为青海省唐卡艺术协会、青海唐卡艺术会刊编辑部顾问。

2009年,由中国民间艺术传承人唐卡艺术大师西合道口述,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王海霞、青海省文化厅吕夏执笔出版了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刊物《美善唐卡》。

2010年热贡杯艺术品评比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2011年被聘请为青海省文化厅和新闻出版厅工艺美术专家组成员。

2012年中国唐卡文化研究中心诚聘为专家委员会委员。

2012年作品《释迦牟尼》荣获第九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展演最佳作品。

2013年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取得的显著成就,特授予第二届中华非物质遗产传承人薪传奖。

2012年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中荣获突出贡献奖。

2012年在热贡艺术协会工作中成绩突出被评为先进个人奖。

2013年特聘为首届热贡唐卡绘制大赛评委专家。

2014年为黄南州州级工艺美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民间工艺师及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

2014年参加了山东潍坊市举办的第二十届鲁台经贸浅谈会海峡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获得突出贡献奖。


更登达吉

人物生平:

1964年8月出生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吾屯上庄。

6岁跟随父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夏吾才让学习藏族唐卡绘制技艺。

1980年,年满16岁的更登达吉在吾屯上寺出家为僧。

1992年,年仅28岁的更登达吉出师,赴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为原县万象大寺绘制间唐作品三十余幅。随后,他又去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拉卜楞寺为大经堂创作间唐《十八罗汉》20多幅,《宗喀巴大师本生传》20多幅。

1992年更登达吉正式带徒授艺,并为青海省循化县文都寺绘制了《六道轮回图》、《千手观音》等间唐30多幅。

1995年,塔尔寺大修,更登达吉耗时一年为塔尔寺金瓦殿修复间唐《六道轮回图》。

1997年,更登达吉作品《文成公主进藏》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民族百花-第三届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览”中荣获铜奖。

2000年他和尕藏尖措等人合作完成《吾屯族源说》,现供奉于吾屯上寺弥勒殿门庭右侧。同年7月15日《吾屯族源说》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做专题介绍。

2003年,更登达吉的作品《四大天王》在中国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青海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展”中,荣获二等奖。

2006年7月更登达吉在青海省第四届民族文化旅游节荣获“青海省工艺美术一级大师”的称号。

2006年12月,更登达吉被国家发改委评选为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2007年,他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也被青海省文化厅特聘为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2008年,更登达吉参加在北京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举办的“奥林匹克之旅-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

2009年,他被青海省民族民间艺术品工艺美术协会聘为顾问。

2010年6月,“文化遗产日”期间,更登达吉受邀参加由文化部主办的“巧夺天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并进行现场展演。

2012年2月,更登达吉在北京参加文化部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大展”;同时,他的金唐作品《释迦牟尼像》、彩唐作品《十八罗汉》和《释迦牟尼本生》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更登达吉勤奋好学,苦心钻研,除了精进自己的技艺外,多年来他还造访西藏、尼泊尔、印度等地,吸收众家之所长。他同父亲一样,重视热贡唐卡艺术的传承和人才的培养,从艺近40年的更登达吉先后传艺于33位学徒,其中更有10余人技术娴熟。如今的更登达吉任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员、青海文化产业保护专家、青海文化艺术研究会会员、青海省政协委员、同仁县政协委员、同仁县热贡艺术协会常务理事等职务。他传承父亲夏吾才让的衣钵,成为热贡唐卡的领军人物。

更登达吉泥塑
夏吾角

人物生平:

1966年4月出生在同仁县隆务镇加仓玛村。

8岁开始跟着父亲学习泥塑、唐卡绘画技艺,长期的耳濡目染,使他深深地喜爱上了这门艺术。

1974年在吾屯完小上小学开始,课余时间就跟随父亲学习泥塑技艺。

1979年在同仁县民中上初中时,课余师从热贡艺术大师登丁银交加学艺。

1982年在同仁县民中上高中,课余继续学艺。

2003年5月,创办了青海热贡文化域地雕塑艺术中心,任主任。

2005年8月成立了青海仁俊热贡艺术有限责任公司,任总经理。

2006年7月由省文化厅、省人事厅授予“青海省二级民间工艺师”荣誉称号。

2006年8月泥塑作品《文殊菩萨》在“第四届青海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展”中荣获一等奖。

2008被青海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评为一级/高级技师。同年夏吾角参加了在香港举办的2008青海(香港)旅游产品推介会。

2009年6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热贡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同年赴荷兰、德国、比利时、台湾参加展览。

2010年6月由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青海省经济委员会授予“青海省民间工艺大师”荣誉称号。

2013年赴韩国参加艺术交流会。现任同仁县热贡艺术协会常务理事。

2014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特授予第三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

2014年创办天津热贡艺术博物馆,任馆长。

2014年雕塑作品《释迦牟尼》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2014年11月组织成立热贡艺术唐卡营销商会。

2015年一月被评为第四届青海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通过父亲和大师的教导,经过数十载寒暑的勤学苦练,他的泥塑技艺巧夺天工、设计精美,作品造型生动传神,富于内涵。高中毕业后,为进一步把祖传五代的热贡泥塑艺术发扬光大,继续跟随父亲学艺,尤其是师从热贡艺术大师银交加,系统学习了泥塑、壁画、唐卡等热贡艺术,在艰苦的条件下,一直坚持学习泥塑技艺。刻苦专研热贡艺术达40年之久,在艺术创作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带出优秀徒弟30余名,本人被邀赴青海、西藏、甘肃、四川、内蒙、北京、上海、尼泊尔等地创作各类泥塑、唐卡数万件,作深受各界人士的好评,在国内曾获七十多个奖项。

夏吾角泥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