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秉艺
发布时间:2015-03-06     来源:海东时报    浏览量:人看过  


后排左一为“黑大爷”张秉艺


 

       民国时期,原湟中县现海东市平安县古城乡境内有一位享誉盛名的灯影戏和秦腔表演艺人张秉艺,艺名“黑大爷”。他和他的张家戏班,在河湟一带培养了许多民间曲艺表演人才。然而天妒英才,张秉艺却英年早逝,令人不胜惋惜……

  沙卡出了个“好影子匠”

  张秉艺于1906年农历六月十五出生在一个叫沙卡的村子(今平安县古城乡境内),其父张作艺一生务农,春种秋收,一家人勉强腹中有食,身上有衣。

  在张秉艺8岁那年,父母送他去沙卡蒙藏小学读私塾。两年后,由于家中贫困,交不起学费,张秉艺只能辍学回家。当时,张秉艺的伯父张作鳌是民间皮影戏艺人,张秉艺经常去他那里打下手。时间一长,张秉艺对皮影戏着了迷,一有空闲就模仿皮影戏用硬纸片做各种动物和人物像。没有纸,有时候他就用母亲做布鞋时粘的布袼褙,做成娃娃演皮影戏。

  十岁时,张秉艺正式拜伯父为师。天赋加上勤奋,自小聪明伶俐的张秉艺演出皮影戏的基本功日渐扎实,有些地方甚至超过了伯父,很快成长起来。在四邻八乡巡演中,深受祁土司衙门管辖一带的群众喜爱。

  两年后,张秉艺谢别伯父,赶着驴车上带着皮影道具箱和慕名前来拜师学艺的徒弟闯荡江湖,走村串乡唱影子戏。

  张秉艺英俊魁梧,皮肤黝黑,像传说中在夜里出行的神仙“黑大仙”,于是得名“黑张大爷”,又称“黑大爷”,他的皮影戏班叫“黑大爷戏班”。很快,东川白思观里出了个“好影子匠”的传言不胫而走。看过“黑大爷”唱影子的戏迷们津津乐道,都夸赞“黑大爷”的影子戏唱绝了。

  张秉艺最拿手的影子戏和最受观众喜欢的剧本有《三困锁阳城》《吕蒙正赶考》《美猴王大闹天宫》等。值得一提的是,他能根据演出地部分道教信众的请求,在剧情中插编有关当地风土人情的内容,比如为缺儿女的人家求儿女,为求平安的农户祈祷祷告,为做生意人家的祈求财源广进,颇受欢迎。

  有一次在平安驿东营的灯影戏演出中,应乡亲们的请求, “黑大爷”张秉艺演唱了一折最拿手的《美猴王大闹天宫》,由于缺少打下手的人,一个人演练孙猴子与天兵天将搏斗的场面难度大。张秉艺急中生智,脱下脚上穿的布鞋,在十个趾头上套上线头牵动,指挥荧幕前的天兵天将,将孙猴子同天兵天将一对多混战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场外观众的喝彩声不断。

  又几年过去,张秉艺深感自己所学的戏折子已远远满足不了乡亲们的欣赏需要,便产生了自己创作戏本的想法。他一边巡回演唱,一边构思戏脚本,熬过无数个黑夜,张秉艺创作了60多个戏本,到后来增加到了110本。

  演皮影戏的同时,张秉艺又对秦腔戏和眉户戏艺术着迷,决定学习秦腔和眉户。于是他又背着行囊开始风餐露宿,四处打听学秦腔折子戏的门路。他来到了现在互助县威远镇红崖子沟的一个戏班学习唱戏。这是一个农民业余秦剧戏班,演员都是农民,只有农闲期间排练。张秉艺一边帮师父做农活,一边学艺。不到两个月,他就从辅助演出角色变成主角。

  他扮饰的净角一颦一笑风情万种,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他虚心向戏班子里的其他“把式”请教做、念、打、唱,勤学苦练,不到两年,他就充分掌握了秦腔戏表演要领,成为红崖子沟戏班里首屈一指的秦腔净角主演。

  精心培养民间艺人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张秉艺大胆创新,使用陕北“信天游”和“花儿与少年”曲调的韵味,塑造的人物形象十分鲜明。他还将灯影戏唱腔和秦腔戏唱腔融会贯通,互相补充,使戏班的演技别具一格,给四邻八乡的观众留下了“秦腔韵中眉户加河湟音”的印象。

  随着张秉艺声名鹊起,当时西宁小峡口以东的东川等乡,有多个秦腔戏班都想邀请张秉艺加入。张秉艺不断奔波在白思观城、祁家川、仲家庄、巴藏沟、红崖子沟、哈拉直沟等地的秦腔戏班之间,有时候还被邀请到省城西宁乐家湾军营附近的秦腔戏班唱戏。

  每年50余场(次)受邀巡回演出,张家戏班班主“黑大爷”张秉艺声名远播。他将演戏收入拿出近四成添置翻新道具,还补充编撰了有张家戏班著作权的戏本。不论走到哪里,张秉艺都积极与当地戏班切磋艺技,毫无保留地传授表演秘诀,不怕别的戏班抢了张家戏班的生意。

  张秉艺还经常应邀到各个戏班里去当导演。他严肃认真,宽厚待徒,培养了一批热衷于秦腔戏表演的艺人。张秉艺与人为善,来者不拒。他身传口教,尽心尽力,遇到手眼口互动能力差一些的徒弟,就手把手地教。他带徒弟不拘一格,学徒期可长可短,徒弟想走想留,随己自便。为当地培养和引荐发现艺术人才,使乡村戏班后继有人。凡是受过张班主指教的戏迷无人不赞叹感慨:张家戏班班主“黑大爷”不但戏唱得好,为人更是人中君子。

  正当演艺逐渐日益成熟之际,张秉艺的妻子祁梅瑶因伤寒病延误治疗不幸病逝,这对他打击不小。后经戏迷牵线搭桥,张秉艺上门入赘至平安驿东村彭家,在不惑之年享受家庭温暖的同时,他的张家戏班在古驿平安落户,便利的交通使戏班下乡演出场次更多,观众更多,影响力更广。

  英年早逝令人叹惋

  1947年冬月,青海省政府代主席马步芳下令邀请河湟民间艺人,汇集乐家湾部队驻地演出。张秉艺接到邀请函,收拾演出的道具和生活用品,带领十几名人员匆忙上路,来到乐家湾飞机场附近的军营。根据安排,分散在各个营连扎寨居住。

  当时正是大雪节气刚过,天寒地冻,张家戏班白天在乐家湾军营唱戏,晚上回驻地给士兵们演皮影戏。

  这一天,正好轮到张家戏班登台上演《葛家难》和《得胜图》。上午,张秉艺扮演的是《葛家难》的王彦章。下午,沙卡戏班继续演出《得胜图》,张秉艺扮演主角。

  马步芳也来看戏。当马步芳得知刚才演戏的是沙卡张家戏班班主张秉艺,民间戏迷俗称的“黑大爷”时,十分高兴。传令警卫员,过几天让副官带上聘金和礼物前往乐家湾军营驻地,邀请民间艺人张秉艺带着张家戏班,到西宁周家泉馨庐(马步芳玉石公馆)唱戏,要连唱三天三夜。

  当天晚间的宴席上,得知再次受邀,张家戏班师徒十分高兴,大家纷纷举杯向张秉艺敬酒。

  为了保护嗓子,张秉艺平时生活饮食方面忌烟酒和刺激性食物,但经不住再三劝酒,不胜酒力醉倒。徒弟们一看张秉艺酩酊大醉,就送他到部队营房休息。

  到了子夜时分,巡夜的卫兵发现,“黑大爷”张秉艺趴在地上不省人事。后来分析,可能是他身边无人看守,翻身时摔下床,头先着地,造成后脑勺创伤形成脑溢血死亡。

  青海卓仓藏地区民间艺人张秉艺,年仅四十二岁就告别了他钟爱的戏剧艺术事业。

  按照青海河湟地区旧俗,张秉艺的丧事在平安驿东村彭家举办,来自四邻八乡的亲朋好友和戏迷大约五百人前来吊唁。送葬那天凌晨,天气突变,大地覆雪,仿佛苍天在也为张秉艺的去世祭奠。(杨 子 张生明)

上一篇: 尕布龙
下一篇: 马麒
累计访问量:
© 2023 大美青海课题组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本课题组书面许可,严禁转载、复制、镜像本站内容、图片、视频、音频。ICP备案号: 青ICP备05000184号-4
技术支持:青海师范大学、藏语智能信息处理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青海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