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2022年度考古发掘工作全面推进
发布时间:2022-09-14     来源:青海文旅    浏览量:人看过  

为深入挖掘青海历史文化价值,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省文物局全面加强考古研究,强化发现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充分发挥考古在“探索未知、揭示本源”中的重要作用,以考古为依托涵育文化自信,讲好青海故事,提升青海影响力。

 2022年,国家文物局批准青海省海西州都兰热水墓群、夏尔雅玛可布遗址、乌兰县陶海墓地、海南州同德县宗日遗址、共和县江西沟遗址五项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批准发掘面积达2740平方米。6月,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省文物局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南京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兰州大学等多家大学和科研院所进入发掘地点,五项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全面启动,考古发掘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热水墓群、宗日遗址的发掘工作已持续进行三年。

1663133302006.png

1663133301959.png

 2022年,为全力配合好黄河羊曲水电站建设工程,省文物局组织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制定专项考古发掘工作方案,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积极与海南州文体旅游广电局、兴海县、同德县人民政府对接协调,多次赴现场勘察并召开协调会,加快推进羊曲水电站建设库区淹没区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制定了羊曲水电站建设淹没区10处文物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计划,发掘面积达28000平方米,拟在两年时间完成发掘工作,计划今年完成发掘面积约18000平方米。

微信图片_20220914132754.png

目前,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上海博物馆、洛阳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西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六家国内优势考古专业团队,进入羊曲水电站建设涉及的南坎沿、香让沟北、十八档、东果滩、二台、羊曲城址(兴海)六处遗址,展开全面考古发掘工作,现阶段揭露总面积达8000余平方米,占总体发掘计划的30%,参加发掘工作人员达200余人,发掘发现多处宗日文化至齐家文化时期灰坑、柱洞、活动面等古代遗存。此次发掘工作是近年来我省配合基本建设工程考古发掘面积最大、规模最大、任务最重的一项发掘项目。


上一篇: 测试图片
累计访问量:
© 2023 大美青海课题组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本课题组书面许可,严禁转载、复制、镜像本站内容、图片、视频、音频。ICP备案号: 青ICP备05000184号-4
技术支持:青海师范大学、藏语智能信息处理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青海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