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图书馆采编部
带你了解一本书的旅程
当你从图书馆的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时,
脑海中是否会疑惑,
这些书是怎么从书店来到图书馆的?
那么今天就带领大家,
走进青海省图书馆的采编中心,
追随一本本书的踪迹,
一同来游览书籍的图书馆之旅。
Follow Me!
采编=采访+编目
图书馆的采编中心相当于图书馆的“心脏”,但是对于读者来说,这个部门的运行依然是个“谜”。你知道为什么每次借书的时候,只需要拿到服务台扫描下你的电子读者证后就可以轻松借阅了吗?那是因为在图书送到借阅部上架前,图书在编目工作人员手中经历了很多的加工流程步骤,把所有的图书信息都录入到了图书管理系统中。
采编中心主要负责全馆文献的采购和图书编目工作。采访工作主要负责制定文献采访方针和采访计划,采购全馆中外文图书、报刊杂志及数据库的订购,以及对入馆图书进行验收,登记和报账,并接受国内外机关、团体、个人赠书。图书编目工作主要是对入馆图书依据大众的检索习惯和现代化检索及管理要求,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等工具书的要求进行科学、标准化分类著录及书目数据的录入、图书加工、目录组织和馆藏地址分配,同时还负责全馆书目数据的日常修改和维护。
Step 1 图书采购
既然要开启书的旅行,那么第一步就是要买书啦!采编部的“采”字就是采购。
采购的老师每天都要处理来自数家书商的多张订单。每张订单中,包含数以万计的成人书籍和少儿书籍。要从那么多的书当中,挑选适合馆藏、读者感兴趣和具有收藏价值的各类新书,一年下来,差不多要采购6万册图书。
有时为了第一时间满足读者的需要,采购的老师还要奔波于新华书店,现场为大家挑选时新的书籍,说不定,哪天你就能在书店看到省图书馆的采书老师呢。还有每年的各地书展和展销会,面对数百家出版社的数十万种图书,采编老师还要一本本挑选、预订。最后,一本本书就这样到了青海省图书馆。
(这些购书订单需要在电脑上一一挑选采购, 销售清单还要清点、结算,确保和订单额无误)
Step 2 图书编目:给书做好“身份档案”
1.采购回的新书距离上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们的最初形态其实是“一包包的”模样,按批次堆放。随后,采编中心的老师们,就要开始“干体力活”将图书一一拆包、验书放好。
拆包拼的是体力,也靠细心,打包纸和新书有时会割伤手
2.接下来,负责编目的老师,就要在系统中著录字段了,书名、作者、版本、分类号等关键信息,之后贴上条码号,并在题名页标注索书号,这样每一本书下来,都要为书籍做一份含有数十个关键信息的身份档案。最后审校组的老师,则要对编目好的书籍再次进行校对。保证大家在查询时能够用各种检索信息查询到图书。
(图书分类)
(粘条形码)
(审校图书)
3.分类方法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就是大家在书脊上看到的书标的字母,他们的每一类都是有含义的哦。
厚厚一本中图法,可以将书籍分为22大类
就是这么22大类,下面还有无数的二级、三级类目等
4. 最后确保万无一失,贴上书标和RFID芯片,这样一本书就拥有了,它在图书馆的“名字”和“身份信息”。
打印书标
贴书标、RFID芯片
Step 3 交送图书:“做完”的书去了哪里?
那么,“做完”的新书往哪里去呢?在编目、审校、加工后,还要将这些书书按照不同分类以及借阅区摆放好,方便之后的清点和交送。同时还要将少儿图书中,适合学龄前小朋友的图书,挑选出来,分到低幼绘本阅览区。最后制作中文图书移交统计表登记完数量,在数量清点无误后,各图书流通区域的老师来收书也确认无误后,新书就会被运往各阅览区域,分门别类上架,很快这些书就能和大家见面啦。
(清点图书数量,准备交送)
这样
新书就正式成为图书馆藏书的一员了
这些身份信息完整的图书
安静地享受着在省图书馆的美好时光
还有还有,
省图书馆的“你选书,我买单”
小可爱们看过吗,用过吗?
只要有人读,那么一本书就存在它的价值。相信,看到这里的小可爱们都是爱书的人哦!那么想不想也成为省图书馆的“读者采购员”呢?省图书馆在大十字新华书店与西宁书城开展的“你选书,我买单”活动也是由采编中心负责的,所有“你选书,我买单”的图书看完还回图书馆里后,都需要采编中心的工作人员再进行图书编目和加工,之后所有的“买单”图书也可以在馆内流通了。
其实,采编部老师除了买书做书以外,还要配合图书馆其他部门,负责一些阅读推广活动,包括微信公众号每周更新的“新书推荐“与“好书推荐“。还负责数字资源的采购、不论是知网、电子图书还是有声读物,都离不开采编部老师们反复的比较、征询、采购。
从书店到图书馆,一本书上凝聚了许多人的努力和付出,当读者借到图书的那一刻,一本书的价值才开始实现。那么请广大读者不仅爱护图书的本身,也悉心呵护依附在它们身上的各类标签,只有这样这些书才能够启迪更多读者的智慧,实现它们的最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