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简介
龙羊峡水电站距黄河发源地1684千米,下至黄河入海口3376千米,是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人称黄河“龙头”电站。
1987年9月29日,龙羊峡水电站首台机组并网发电。这座电站位于黄河上游青海省共和县与贵南县交界的龙羊峡谷入口处,是黄河上游梯级开发的25座水电站中的第一级电站,规划总装机容量128万千瓦,年发电量60亿千瓦时。电站于1989年6月全部竣工。“龙羊”系藏语,“龙”为沟谷,“羊”为峻崖,即峻崖深谷之意。峡谷西部入口处海拔2460米,东端出口处海拔2222米,河道天然落差近240米。
1987年9月29日,龙羊峡水电站首台机组并网发电。这座电站位于黄河上游青海省共和县与贵南县交界的龙羊峡谷入口处,是黄河上游梯级开发的25座水电站中的第一级电站,规划总装机容量128万千瓦,年发电量60亿千瓦时。电站于1989年6月全部竣工,并入国家电网,强大的电流源源不断输往西宁、兰州、西安等工业城市,并将输入青海西部的柴达木盆地和甘肃西部的河西走廊,支援中国西部的现代化建设。除发电外,龙羊峡水电站还具有防洪、防凌、灌溉、养殖等综合效益。
龙羊峡水电站1987年开始运行。与当下水量充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97年期末水库水位2542.32米,全年发电量27.00亿千瓦时,当时,也是黄河断流最为严重的年份;2002年期末水库水位2538.29米,全年发电量33.18亿千瓦时。
重要作用
龙羊峡水电站除发电之外,还具有防洪、防凌、灌溉、养殖四大效益。龙羊峡水电站自投入运行到2001年5月25日,已安全发电546.24亿千瓦时,创产值40.8亿元;为西北电网的调峰、调频和下游防洪、防凌、灌溉及缓解下游断流发挥了重要作用,是黄河干流其它水电站都无法替代的。为促进青海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龙羊峡地区的旅游、养殖和改变区域环境创造了条件。
发展历史
龙羊峡水电站建设从1976年开始,1979年11月实现工程截流;1982年6月开始浇筑主坝混凝土;1986年10月15日导流洞下闸蓄水;4台发电机组分别于1987年10月4日、1987年12月8日、1988年7月5日、1989年6月14日相继投产;泄水建筑物底、深、中孔在1987年至1989年期间相继投入使用;1990年主坝封拱高程至2610米;1993年工程销号,未完工的项目转入尾工工程施工。2000年8月《黄河龙羊峡水电站工程竣工验收安全鉴定报告》在西宁定稿,至此,龙羊峡水电站工程大坝安全鉴定工作全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