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桑丹贝尼玛(公元1689年~1762年),男,蒙古族杰出的格西、文学家、翻译家、密乘学家和医学家,青海省尖扎县拉莫德钦寺二世赛赤活佛(赛赤活佛源自西藏拉萨甘丹寺的第四十四任赤巴罗哲嘉措,“赛赤”,藏语意为金座,为宗喀巴金座继承者的称呼,至今共传九世)。后因有功于塔尔寺的建设,又成为塔尔寺的活佛。清雍乾时期,担任北平、承德、内蒙古的掌印喇嘛,通晓蒙藏汉三种文字。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罗桑丹贝尼玛出生于察罕诺门汗家族,其父为青海蒙古卫津台吉,其叔父三世察罕诺门罕阿旺罗桑丹贝坚赞曾任七世达赖喇嘛的经师。次年,罗桑丹贝尼玛被认定为罗哲嘉措的转世灵童。1693年,罗桑丹贝尼玛被迎入拉莫德钦寺坐床,法名嘉样嘉措。他随阿旺罗桑丹贝坚赞学习戒律,拜亲教师罗桑扎西为经师,开始学习藏文和佛学知识。初学《摄类学》,13岁起开始学习“般若”、“中观”、“释量”、“戒律”、“俱舍”等格鲁派格西必修的五种经论。他勤奋学习,悉心钻研,历时九年,精通了五部大论,22岁获拉然巴格西学位。
康熙五十年(1711年),二世章嘉国师阿旺罗桑却丹从北京来佑宁寺,他前去拜谒,并在佑宁寺立宗辩经。在此期间还晋谒前来青海的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并分别从塔尔硕·却纵嘉措和叶尔雄·扎木扬鲁来的两位法师处领教胜乐、密集、大威德教法。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前往西藏学经,再次谒见七世达赖喇嘛,朝觐色拉寺、哲蚌寺和甘丹寺,广泛布施。并至札什伦布寺拜谒五世班禅,由五世班禅授比丘戒,赐法名罗桑丹贝尼玛。后又师事七世达赖的经师甘丹寺第五十四任法台阿旺却丹,进一步学习较高深的经论。1723年,在拉萨神变祈愿大法会上巡回讲经,尤其与罗桑智美等著名论师辩论获胜后,声誉大振,被僧俗称为博学多识的大学者,当年返回拉莫德钦寺。从1726年到1734年任本寺法台,管理全寺政教事务。
雍正十二年(1734年),45岁的罗桑丹贝尼玛应诏赴京,拜见雍正皇帝后,皇帝提及诸多“中观论”难题,他回答准确无误,遂得到雍正皇帝的赞赏,赐“慧悟禅师”印。次年,常驻京师的三世土观活佛辞朝返乡,经他提议,罗桑丹贝尼玛被皇帝敕封为北京、承德、蒙古地区的掌印喇嘛,执掌这些地方的教务。乾隆元年至五年,他夏秋季节住蒙古七海寺弘传佛法,冬春住在皇宫里,给十七王子等人讲授经典。
1740年,奉乾隆皇帝之命,将诠释佛语之所有论疏译成蒙语。罗桑丹贝尼玛与三世章嘉国师担任主译,负责将藏文大藏经《丹珠尔》翻译成蒙文,为了保证翻译质量,他们拟定《统一名词术语》设想呈奏皇上,得到乾隆皇帝恩准后,约用1年时间组织编写了《智慧之源》(藏蒙对照词典)。《智慧之源》的出版对翻译佛经和《丹珠尔》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书中所制定的《蒙文翻译16条标准》对蒙古族后来的翻译工作奠定了基础。蒙译《丹珠尔》共213卷、64512张,由200余人历经7年时间才完成,其内容非常丰富,除了宗教文化,还包括有逻辑学、语言学、医学及工艺学等诸多领域,对蒙古地区佛学、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历史影响。
乾隆九年(1744年),罗桑丹贝尼玛奉命协助三世章嘉国师将雍和宫改建为藏传佛教寺庙。当时外筑一道宽厚的围墙,内建大经堂,右有佛堂,左为依怙殿,还有授戒殿、白伞盖佛殿、药师殿、印度佛堂、甘丹佛殿、法轮殿、天王殿、
门楼、鼓楼、钟楼,以及高耸的牌坊等,建筑宏大壮丽。随后又创建了显宗、密宗、医明、杂明四大经院。各经院经堂、净厨、上师府邸、僧舍等大小房屋一应俱全。经院成立后,从蒙古、东北和汉藏各地收了五百余名年轻僧人分别在各院学习,使雍和宫成为京师“三宝”俱全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翌年于雍和宫设大祈愿法会,成立显宗、密宗、医学、声韵等四个经院,并制定相应的学位制度。自他起,历代赛赤亦为清代驻京呼图克图,驻福祥寺。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罗桑丹贝尼玛在拉莫德钦寺圆寂,享年73岁。
罗桑丹贝尼玛博古通今、精通多学科,一生著述颇多。主要有《般若论》《羯磨仪轨疏圣教明灯》《普贤行愿经疏解脱入门》《弥勒行愿经疏解脱明灯》和《百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