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隆·贝吉多杰,生卒年代不详,拉萨达孜县人,约生活于公元8至9世纪。因刺杀吐蕃第九任赞普朗达玛而成为藏传佛教史上著名的传奇人物,不仅拯救了佛法在西藏高原地区的传播,也导致了吐蕃王朝的奔溃并最终走向了终结,是吐蕃王朝末期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之一。
拉隆·贝吉多杰生活于吐蕃王朝末期,拉隆是他的姓氏,乃佛谕之意,贝吉多杰为其名,意为吉祥金刚。据此,有些学者认为“本尊佛和上师谕他为未来降魔者而称之谓佛谕(拉隆)。”事实上据相关资料记载“拉隆”一词很可能是从古老的地名演变而来的雄氏名称。拉隆·贝吉多杰期初是唐蕃边界的一名将领,据说,有一次在他脱盔甲时,发现头盔顶戴内藏有文字,曰:胃宿时所生,脚底显有红痣,死后入地狱。阅毕详端自己的脚底面确有红痣,让文人阅读确定此义亦是如此。于是,便前往桑耶寺在莲花生大师前受戒出家,之后数十年间拉隆·贝吉多杰在叶尔巴圣山修习佛法。
自从藏传佛教传入吐蕃之后,佛教与苯教的矛盾冲突日益剧增。这种矛盾常常与吐蕃王朝内部的权利之争、利益之争结合在一起,使斗争更加复杂化和白热化。郎达玛时期佛苯之争,不仅是一个信仰之争的问题,已经直接涉及到僧俗贵族的根本利益。在世俗贵族的大力支持下,朗达玛对佛教采取了激烈的举措,毁灭佛像、佛殿,迫害佛教徒等一系手段,使得当时僧侣集团受到前所未的打击。这时,在叶尔巴岩洞中修行的拉隆·贝吉多杰,当他从被迫打猎杀生的僧人那里得知赞普朗达玛灭佛的消息后,为了挽救佛法,决定铤而走险,便萌生了刺杀朗达玛的念头。据说,拉隆·贝吉多杰为暗杀行动做了精心的准备,暗藏弓箭,将白色坐骑用木炭涂成黑色,又特制了一件一面黑、一面白的双色皮袄,白衣黑马赶往拉萨。就在大昭寺门前,拉隆·贝吉多杰乘朗达玛阅读“唐蕃会盟碑”碑文之际,发箭中其额而杀之,然后乘乱逃离现场。士兵奉命到处捉拿白衣黑马的刺客。而拉隆·贝吉多杰却在河中洗去了涂在白马身上的黑色,并反穿皮袄,变为黑衣白马,从而机智地摆脱了众人的追赶。因在卫藏地区无法安身,便辗转至青海东部的黄河河曲一带。在今李家峡地区坎布拉乡南宗寺对面的石岩上避难修行,与“三贤哲”(即僧人藏绕赛、约格迥、玛释迦牟尼)住修的安琼南宗窟隔沟相望。据说,喇钦·贡巴饶赛在拜“三贤哲”为师后,也曾拜拉隆·贝吉多杰为师,请求他同“三贤哲”共同为自己授比丘戒。但贝吉多杰认为自己刺杀朗达玛,已开杀戒,不能凑比丘之数,因此推荐了两位汉人比丘郭旺和季万,由他俩同“三贤哲”一起为贡巴饶赛授了比丘戒。
拉隆·贝吉多杰因刺杀毁佛的赞普朗达玛有功,从而贏得了后世藏传佛教徒的敬仰。他在聂·古玛惹等学者译师座前学习佛法传承和译经技能,担任过吐蕃桑耶寺和大昭寺的讲经师,也曾远赴敦煌参与过佛经抄写和校对的事业。创建叶尔巴圣山的修习道场,晚年隐居安多河曲一带。今青海省互助县境内的白马寺中的小佛殿内,还供奉着他的塑像。拉隆·贝吉多杰右手持金刚杵,左手作等引状,跏跌而坐。其一生充满了传奇神秘色彩,对佛教在青藏高原的发展和吐蕃王朝的历史走向影响极大。